职工的退休工资是怎么算的?其实很简单,就是由“基础养老金+个人账户养老金+(可能有的)过渡性养老金”三部分组成。想要退休后每月拿得多?那就得看你以前缴了多少、缴了多久,还有你所在城市的平均工资是多少。缴得多、时间久,未来领得自然也就多。
小时候我们总听爸妈说:“好好读书,长大找个单位上班,干到退休就能拿工资。”等我们真的开始工作、交社保,又总是听人说:“交了那么多养老保险,到底退休能拿多少钱?值不值?”今天,我就跟你掰扯掰扯这个退休工资的算法,用最简单的方式、最接地气的语言,让你一看就懂。
一、你每月能领多少钱,主要由这三部分组成:
是不是感觉有点复杂?别急,我们用一个真实案例帮你捋顺!
二、咱们用个例子看个明白!
假设有这么一位老张,快60岁退休了,他的情况如下:
退休时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:8000元老张的缴费指数:1.2缴费年限:30年(其中10年是视同缴费年限)个人账户储存额:20万元退休年龄:60岁,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所在地的过渡系数:1.3%
那我们来一项项算:
📌 基础养老金怎么算?
计算公式:(8000 + 8000 × 1.2)÷ 2 × 30 × 1%= (8000 + 9600)÷2 × 30 × 1%= 8800 × 30 × 1% = 2640元/月
📌 个人账户养老金怎么算?
公式:个人账户储存额 ÷ 计发月数= 200000 ÷ 139 ≈ 1438.85元/月
📌 过渡性养老金怎么算?(适用于老张)
公式:8000 × 1.2 × 10 × 1.3%= 9600 × 10 × 0.013 = 1248元/月
🧾 合计下来,老张退休后每月可以领:
三、这个退休工资怎么算,其实还挺讲“公平”的
这套养老金的计算方式,说白了,就是**“多缴多得,长缴多得”**。你每个月的缴费基数高一点,缴的时间长一点,到退休那天自然拿得就多一些。国家就是鼓励大家别断缴、别“低基数缴费”。
而且基础养老金里那个“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”,其实跟城市有很大关系。像北上广深,这个工资动不动就破万,那养老金自然也高;但有些中小城市,平均工资可能只有四五千,那算下来就差很多。
四、每个人都不一样,但也有一些“普遍规律”
不同年龄退休,对养老金也有影响:
退休年龄越高,对应的计发月数就越少,也就是说你账户里的钱除以的数变小了,每月拿的多了!
举个栗子:你账户里有20万,
50岁退休:20万 ÷ 195 = 1025.64元/月60岁退休:20万 ÷ 139 = 1438.85元/月65岁退休:20万 ÷ 101 = 1980.20元/月
差不多一个月就能差出900多块钱,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愿意多干几年。
五、提醒几点关键的事,关乎你未来每个月的“养老钱”
🟡 缴费别断:中间断几年缴费,可能看着轻松了,但以后养老金也会直接少一截。
🟡 基数别太低:虽然可以选低一点的缴费基数,压力小点,但你退休那天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。
🟡 城市差异大:同样是30年工龄,广州退休跟小城市退休的养老金水平可能差一倍。
🟡 政策会变:养老金的算法、计发月数、最低缴费年限,这些都有可能随着政策调整而变化,所以要多关注本地人社局发布的消息。
六、最后说句心里话:
你拼了一辈子,交了几十年社保,到了退休那天,真不该稀里糊涂地“听别人说你能拿多少”,自己心里得有个数。退休工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是你一点一滴交出来的“养老本钱”。弄明白它,就等于掌握了你未来生活的“安全感”。
所以,现在年轻的你也好,正在奔五奔六的你也好,都值得认真看看这套算法,早点规划,不吃亏!